新一份《施政報告》下月發表,政府昨舉行第二場地區諮詢會,約120名市民出席參與,他們表達的意見涵蓋不同範疇,如地區治理、土地發展、社區設施和地區活動等。特首李家超表示,市民普遍認同現屆政府勇於改革,處理多年的「老、大、難」問題,又指本港經濟正經歷轉型階段,這將會使經濟發展將來變得更強大。他提到,政府政策是「大動脈」,落
統計處早前發布預先估計數字,指本港第二季整體經濟按年增長3.1%。財政司長陳茂波昨日回應數字指,本港整體經濟按年增長3.1%,是連續第十個季度的正增長;第三季出口勢頭可能會減弱,下半年經濟會維持增長,但勢頭未必如上半年的表現。他又指,本周亦將公布第二季食肆總收益,預計按年會有輕微增長;數字顯示零售和餐飲等行業經營,呈穩
香港立法會議員張宇人近日將食肆倒閉潮歸咎於「未有及早輸入外勞」,聲稱此舉可解決飲食業服務倒退與競爭力不足問題。工聯會會長吳秋北則強烈反對,認為僱主藉此操控議價權壓低工資,造成不公。這場爭論折射出香港社會根深柢固的勞資對立思維──這種源於工業革命時期的二元對立觀,在今日香港完善勞工保障制度下,已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思想枷鎖
警方在上半年錄得591宗嚴重毒品案,按年升2.4%,四分一與毒品「依托咪酯」有關。警方加強打擊毒禍,昨在佐敦截查一輛私家車檢獲包括22粒含有依托咪酯的電子煙彈等,總值3萬元。而在上周五亦在九龍灣一工廈起獲1,000萬元懷疑氯胺酮。保安局昨舉行大型禁毒宣傳,局長鄧炳強形容,吸食依托咪酯後會出現慘如「喪屍」狀態,懂得抗毒才
本港次季經濟增長達3.1%,以發達地區而言,有這樣高的增長率已屬不錯,一般歐美地區都比不上香港;然而,市民的心情卻未見雀躍,有人甚至懷疑政府公布的統計數字是否弄錯了。原因是食肆的倒閉潮至今未完結,加上即使在旺區,吉舖仍隨處可見,令人以為經濟在衰退,而不是在增長。不過,零售業與餐飲業的不景氣,看來與經濟興衰變化的
香港錄得今年首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,患者為一名12歲男童早前曾逗留佛山兩周。當局昨繼續在男童居住的觀塘安達邨附近,加強滅蚊及消毒。就本港近日連場暴雨,地方積水後易成蚊蟲滋生溫床,食環署呼籲市民,要視察家居及附近環境,徹底清除可供蚊子滋生的地方,定期更換花瓶等積水,及妥善棄置汽水罐和飯盒等容器。衛生防護中心前日公